牛粪堆肥与制肥生产工艺
传统的堆肥为自然堆肥法,无需设备但占地大、腐熟慢、品质差、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周围环境恶劣。现代好氧堆肥是利用堆肥设备和发酵菌种使牛粪等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达到稳定化无害化,进而转变为优质肥的方法。比较而言,好氧堆肥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特点,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处理处置方式。般情况下,牛粪原料碳氮比19-23:1,基本适合堆肥要求,但牛粪的水分状况差别则很大。规模饲养场牛粪水分高达60-80%,堆肥前须采取措施降低水分至50-60%。牛粪水分调整建议采用回料掺混方式降低水分,即向高水分的牛粪料堆中添加己经发酵好的低水分牛粪物料(水分约30%),两种干湿料混合后可有效降低总体堆肥原料水分,该预处理方式的优点是原料获取容易,处理成本低。如果鲜牛粪水分高达80%以上,降低水分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牛粪固液分离和添加辅料调节水分等方法。
比较适宜的牛粪好氧堆肥工艺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条垛式堆肥工艺:将水分调整合适的物料按照一定高度和宽度分层铺成条垛状,条垛平行排列在露天或室内的平坦的堆肥场上,最好采用高效率的专业翻堆机骑跨在料堆上连续翻堆作业,料堆截面形状为类半圆形:宽2-3米,高0815米,长度不限。该工艺特点:机械翻堆作业机动性强,采用条垛料堆利于堆肥后期的水分散失对土建要求低,不需配套发酵槽,可在室外堆制,节省建筑投资;堆肥场地面积需要相对大一些;北方地区室外堆肥冬季保温性差,堆肥周期需要延长;露天堆肥时雨季料堆易受影响,建议有条件的可以加盖遮雨棚。
(2)太阳能发酵槽式堆肥工艺:将水分调整合适的物料通过布料车或铲车铺放在太阳能堆肥车间发酵槽内。发酵槽的适宜高度1.02.0米,宽度6-20米,长度50-200米不等,可按照参考养牛场占地面积和地块形状来确定。该工艺特点:可以实现发酵槽一端进料另端出料的连续式发酵工艺,也可以实现满槽式批次发酵工艺:采用强制性机械翻抛增氧和管路通风充氧曝气;太阳能堆肥车间具有极好的升温和保温效果及调控功能,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堆肥生产。考虑到牛粪的物料特性,为节省投资,南方地区也可以以遮雨棚替代太阳能堆肥车间。根据牛粪原料水分情况,可以选择上述一种堆肥工艺,也可以将两种堆肥工艺结合起来堆肥。如先将牛粪移至条垛堆肥场区,加入菌种进行条垛式发酵,以降低水分,再通过槽式堆肥方式完成高温堆肥无害化后进行二次发酵陈化并进一步促使有机养分进一步腐殖质化和矿质化,最终彻底陈化腐熟。两种工艺结合设备投资略增,但堆肥效率和品质有所提高。